心法传承,杏坛新声||“打开‘心’路,‘慧’做教师”
主题讲座顺利召开
为深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助力教育情怀培育,3月25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举办“语文教师成长路径探索”教育研习活动。活动特邀衡阳市第九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旖旎担任主讲嘉宾,文学院副院长文玲、左其福教授出席活动,文学院2021级学生代表约150人到场参加研习。
图片1:活动全景
活动伊始,文玲院长向师生详细介绍杨旖旎老师的教育成就。同时,左其福教授现场为杨老师颁发“教育研习校外指导专家”聘书,全场以热烈掌声见证聘任仪式。

图片2:颁发聘书
杨旖旎老师在语文教学领域成就卓越,硕果累累。作为湖南省教学能手、衡阳市骨干教师,杨老师深耕语文教育十六载,曾获市级优秀集体备课组一等奖,担任市级教师培训专家、高级职称评审专家,获衡阳市九中“优秀教师”和“最受欢迎老师”。
在主题分享环节,杨旖旎老师以“打开‘心’路,‘慧’做教师”为主线,将讲座分为“语文教师篇”和“班主任篇”通过鲜活的教育叙事展开智慧锦囊,分享自己数十年教学经历中的经验与感悟。
在“语文教师篇”部分,杨老师强调: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滔滔不绝,全盘灌输并不可取!应该积极探寻课堂教学新形式,使用“更鲜活”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手段。同时,杨旖旎老师现场还原经典课堂设计:将周杰伦《兰亭序》融入《诗经》教学,用流行音乐解码“赋比兴”;策划“父母老照片故事会”深化《背影》理解;设计“古诗词表白大赛”化解青春期情感困惑。她特别展示AI技术融合案例——通过分析春晚机器人表演的文学意象,引导学生创作科幻微小说,实现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跨界对话。
“班主任是拥有36变技能的超级英雄”,在“班主任篇章”杨老师幽默分享多重身份转换经验。现场揭秘独创的“方方币”激励机制:学生通过学业进步、公益活动等赚取虚拟货币。在处理早恋问题时,她巧妙运用《关雎》教学开展爱情观引导。对于与家长交流的问题,杨老师也分享了她的独到经验:把家长变成战友,不奢望一次教育就能改正所有问题。

图3:杨旖旎分享育人智慧
互动环节高潮迭起,针对“如何把握师生距离”的提问,杨老师展示“情感温度计”理论:课上是严师,课下是挚友,关键时是人生导师。她特别分享“教育示弱法”,通过故意“忘记”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用“求助”姿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些鲜活策略令在场学子耳目一新。
左其福教授在总结中提炼“三度”教育哲学:杨老师的教育实践彰显了语文的温度、思想的深度和创新的锐度。他特别指出,师范生们既要修炼“十八般武艺”的教学技艺,更要培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底蕴。
本次活动构建了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对话桥梁,为师范生提供了可视化的专业成长图谱,也为毕业生处理“师生关系”与“家校关系”提供了优秀蓝本。“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在未来教育的实践中,我院师生也将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积极投身于一线教学之中。
文字:王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