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文院学子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总决赛银奖
12月20日至22日,“浪潮杯”2024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决赛在山东济南举行。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提交的《乘“数”而上,船山“新”活——数字背景下的王船山思想传播途径》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斩获银奖。
据悉,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山东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大学生实践类竞赛。本次大赛以“融创赋能·实践致新”为主题,设置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四个组别,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段组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推动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实质性“脱虚向实”。

(从左至右:项目负责人胡永琳、带队老师林天泉、项目代表吴数)
本次大赛共吸引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67所高校的17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项目数近2.5万项,涉及文理工医各个专业。经过初赛和决赛网评赛,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4所高校的404个项目晋级决赛现场赛。11月,本院项目通过校赛进入全国决赛,经初赛、全国决赛网络评审环节,成功挺进决赛现场赛,最终获得全国银奖的好成绩。


(备赛过程)


(获奖合影)
《乘“数”而上,船山“新”活——数字背景下的王船山思想传播途径》项目由任美衡、林天泉、吴戬指导,胡永琳担任团队负责人。自比赛9月份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围绕大赛主题,将数字化技术与船山文化传播紧密结合,探究新时代船山文化传播与发展新路径。本项目以“一二三四”——一个宗旨、两个理念、三个步骤、四个模式为核心,聚焦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传承弘扬。数字技术不仅加强了船山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也让更多人认知、认可、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使数字化的文化更有情感温度、更有生活浓度、更有思想深度。
团队介绍
01项目名称
乘数而上,数智合一:
数字化赋能船山文化传播路径探索
02项目成员
负责人:胡永琳
指导老师:任美衡、林天泉、吴戬
小组成员:屈林地、龙瑞迪、杨佳晴、
盘禹希、吴数、刘依婷、黎湘
文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学科竞赛,领导们和老师们一直将其视为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键阵地,为其凝聚了智慧与心血。据不完全统计,文学院今年还获得了第九届湖南省大学生写作演讲竞赛一等奖、湖南省第三届教育类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一等奖,还有湖南省第三届研究生创意写作大赛一等奖……
我院将继续努力实现文科教育与现实挑战的融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深入开展新文科建设改革探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育人模式,不断积极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致力于为社会培育更多杰出的新型文科人才。
文字:吴数 江语彤
图片:胡永琳
一审:潘玥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