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压花“闹”集市,非遗课堂“拾”光里
剪纸压花“闹”集市
非遗课堂“拾”光里
7月6日至7月25日,衡阳市市府路民俗文化广场拾光集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衡师里花刻非遗课堂与拾光集市携手共进,促进剪纸与压花这两项非遗工艺的传播。
活动伊始,衡师里花刻非遗课堂的师生们便精心布置展台,台上精美的剪纸作品和压花工艺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过往市民的目光。剪纸作品中,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还有寓意吉祥的传统图案,每一件都展现着其工艺的精湛与巧妙。压花工艺品则更是令人惊叹,干制的花朵、叶片经过巧妙的搭配与处理,被镶嵌在相框里、制作成书签、装饰在卡片上,将大自然的美丽永久定格,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衡师里花刻非遗在市府路的摆台)
在活动现场,非遗课堂的老师们亲自上阵,耐心地向市民们讲解剪纸与压花工艺的历史渊源、制作技巧和文化内涵。“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案”,陈雯萱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剪刀和红纸,现场演示起简单的剪纸技巧,只见剪刀在她手中灵活地穿梭着,一副精美的团花便跃然而出。
对于压花工艺,老师们也毫不吝啬地分享着秘诀。“压花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花草,然后进行干燥处理,这个过程很关键,直接影响到压花的效果。”何心怡老师向前来观赏的市民们展示着不同干燥程度的花草,详细讲解着压花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市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们都一一耐心解答。
除了讲解和演示,互动体验环节更是备受市民青睐。许多现场市民都亲自加入到剪纸和压花的制作中来。孩子们拿起剪刀,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地剪出各种形状,脸上洋溢着专注而快乐的笑容。相比之下大人们则更热衷于压花,他们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花草,在压花老师的指导下,享受着创作的乐趣。

(市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团花创作)
“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传统工艺,这次能亲手体验,感觉特别有意义。”一位正在制作压花书签的女士高兴地说道。她表示,通过这次体验,自己不仅学到了压花的技巧,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表示回去后会把这份亲手制作的书签好好珍藏起来。
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衡师里花刻非遗课堂的展台人气越来越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参观体验。不少市民在体验过后,还购买了一些精美的剪纸和压花工艺品作为纪念。这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剪纸与压花工艺,也为集市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带动了集市的热闹氛围。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无疑为剪纸与压花工艺的传播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它让这两项古老的传统工艺在现代集市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行列中来,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
文字:何心怡 陈雯萱 黄静怡
图片:高婷
一审:潘玥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