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 || 衡阳师院学子创意手工课点亮留守儿童艺术梦想
青春“三下乡”
衡阳师院学子创意手工课
点亮留守儿童艺术梦想
7月30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在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松山中学,为留守儿童带来一堂充满童趣的创意手工课。实践团成员聚焦乡村儿童美育需求,引导孩子们利用简易材料亲手制作“摇摇乐”,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创造力,感受艺术乐趣。

(学生认真制作摇摇乐)
课堂伊始,实践团成员王盼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了摇摇乐制作的神秘面纱。她将看似复杂的制作过程,精炼为清晰易懂的“绘画-裁剪-组装”三环节,并展示了灵巧可爱的成品是如何构成的。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探究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图片中变幻的卡纸,手中的画笔早已跃跃欲试。
动手环节,孩子们围坐桌前,全情投入创作。有的自信描绘心仪图案,有的屏息凝神精细裁剪,有的就色彩选择与同伴热烈交流,遇到困难则主动举手请教。稚嫩的笔触与略显粗糙的轮廓,承载着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美好的真挚表达。

(实践团成员教学生手工制作摇摇乐)
“老师,你看我的摇摇乐!”肖雨橙小心翼翼地捧起手里刚刚完成的作品,迫不及待地向老师展示她的成果,一个微笑着的小爱心摇摇乐在她掌心晃动,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与自豪。小小的摇摇乐,在孩子们的掌心逐渐成型,承载着他们眼中独一无二的世界。
此次手工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创作环节与手把手的实践指导,不仅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专注力,更在他们心中悄然播撒下艺术创意的种子。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在陪伴教学中,深切感受到留守儿童主动探索的热情与丰富的内心。王盼表示:“在陪伴孩子们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内心那份未被充分发掘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渴望表达,也乐于尝试,只是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机会。”

(摇摇乐手工课顺利开展)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公益实践团表示,团队将持续深耕美育领域,设计更多元化、实践性强的艺术活动,助力留守儿童的艺术梦想在创意实践中绽放。
文字:王盼 陈湘艳
图片:姜艳群
一审:陈湘艳 张红瑶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