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文学院“学术论坛第二季”系列讲座之内请专家篇

发布时间:2017-11-25 来源:

11月22日至24日,文学院“学术论坛第二季”系列讲座之内请专家篇在文D603报告厅顺利开展。我院李相勋博士、伍光辉博士、杨旭明博士、彭曙蓉博士应邀出席并担任主讲,我院师生到场聆听。

11月22日下午,李相勋博士作了题为“儒学在韩国”的学术讲座。

李博士分别从“什么是儒学”、“儒学在韩国传播的历史演进”、“当今儒学在韩国的传播途径以及儒学对韩国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李博士首先对儒学的特点、历史发展及其影响作了简要介绍,并向大家解释了“六艺”一词的不同概念。随后,李博士从儒学的含义说起,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儒学文化在韩国传播发展的演进历程。他强调说,“儒学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尽管在韩国,人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但他们的思想始终都根源于儒学,且儒学思想已深深地植根于韩国文化之中,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可见儒学文化对韩国影响之久、之深。

那么,儒学在韩国是如何传播的呢?接着,李博士以乡校、成均馆为例,阐述了学校教育对儒学文化在韩国传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韩国,儒家经典早已被写入了中小学教科书,大学也设立了专门研究儒学文化的相关科目。最后,李博士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同学们讲解了儒学对韩国产生的重要影响,并表达了对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肯定与祝愿。

11月22日晚,伍光辉博士以“衡阳湘剧与长沙湘剧的关系”为题,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伍博士从地方湘剧剧种的分类引入,通过旁征博引,对长沙湘剧、衡阳湘剧以及其他地方特色剧种的起源进行了追溯,让同学们对湘剧这一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

随后,伍博士分别就“衡阳湘剧和长沙湘剧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指出,无论是在流行区域、演唱语言、剧目数量与内容,以及声腔与表演艺术等方面,二者都存在差别。但从历史源流的大背景下来看,二者虽有许多不同,却也同出一源,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即:“二者的传统剧目都很丰富;二者的艺术渊源大体相同;二者的舞台语言大部分都以官话为基础;二者在表演艺术和风格上的相似”等。

衡阳湘剧与长沙湘剧存在着诸多相同的属性与特征,其存在的差别甚微。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去划分和界定二者的概念和关系呢?伍老师解释到,“当下,学术界对戏曲剧种的划定标准不相一致,这与中国戏曲剧种概念约定俗成的历史过程是密切相关的。衡阳湘剧与长沙湘剧虽同属于湘剧这一剧种,但我们在对其的划分上切不可把同一剧种的不同类别相混淆。对于衡阳湘剧与长沙湘剧,我们在一定范围内了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即可。”

11月23日晚,杨旭明博士作了题为“长沙城市文化形象的整合传播研究”的学术讲座,为大家讲解了关于长沙城市文化形象的整合传播研究思路。

讲座伊始,杨博士结合现实事例,对“形象”、“城市”、“城市形象”和“整合传播”这四个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杨博士从“长沙是什么形象”、“长沙城市文化形象为什么要整合传播”、“长沙该怎么做”这三大问题出发,同大家分享了其传播对策研究的思路。

“整合传播具体应当怎么做呢?”结合长沙城市各方面条件,杨博士指出,“以景观基因为核心的传播内容整合;以本土传媒为主体的传播渠道整合;以政府为主导的传播主体整合;建立城市文化形象危机的预警、危机传播和事后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是针对此问题的有效措施。最后,杨博士就研究思路的方法,即“个案研究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使大家对长沙这一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1月24日下午,彭曙蓉博士作了题为“元末宰相脱脱及脱脱更化与政局演变”的学术讲座,带领大家走进了元末宰相脱脱的世界,领略了元末历史政局演变的魅力。

讲座伊始,彭博士援引司马迁的《史记》,提出“读史以求真,可明志、可鉴今”的观点,告诫同学们应多读史书。同时,彭博士结合历史事件,对元末宰相脱脱成长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物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

紧接着,彭博士从“脱脱与伯颜斗法”谈起,进而引出“脱脱更化”,并就相关历史事件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思想上,脱脱深受儒学的影响;在政治上,脱脱主张的一系列政治革新让元顺帝时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在措施上,脱脱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变革,即‘复科举、修三史、崇儒斥佛以及宽政减剥削’。”彭博士强调道,当脱脱再度主政时,他主张的措施“变钞”遭到了有识之士的反对,另一主张“开河”更是直接引发了红巾军大起义,而他“既复入中书,恩怨无不报”的主政心态,也早已为其悲剧的命运埋下了炸弹。彭博士表示,宰相脱脱的命运与他自身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官僚机构的腐败则是元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学术讲座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有利于开拓同学们的学习思路,增强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而本次文学院学术论坛第二季精心准备的各堂讲座就是专门为同学们准备的‘学术大餐’,今后文学院还将一如既往地邀请更多校内外专家、举办更多这样富有启发意义的讲座,为同学们精心打造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当被问及此次活动的意义时,文学院科研副院长李振中教授如是说。

文字:王乐 曹雨萱 谢娴婷 梁杰 严思奇

图片:周若瑶 戴思露 刘翼舒 孙宇超

审核:李振中



 相关链接: 文学院“学术论坛第二季”系列讲座之内请专家篇

log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