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23日,湖南省语言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由湖南省语言学会举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
文学院副院长李振中教授率我校省级应用特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方向之一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与教育”团队骨干成员雷缙碚博士、邱传亮博士、刘娟博士、郑茹娟博士及陈新潮等老师参加了会议。
在本次年会上,李振中教授《释汉语中与估测句语序相关的四组概念》的大会报告,以及雷缙碚博士、邱传亮博士《甲骨文丛考》,刘娟博士、陈新潮老师《衡山方言人称代词领格变调现象的实质》,郑茹娟博士《构式“V是V了”的话语功能及语用价值》等分组报告,均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
在本届年会评奖中,邱传亮博士的专著《楚官玺集释》(上下编,全六册,学苑出版社2017年10月版)与雷缙碚博士的论文《再谈甲骨文“阜”字及字符“阜”的四种形体》(国内语言学顶级期刊《中国语文》2017年第5期)都获评一等奖。
在本次年会上,文学院副院长李振中教授当选为省语言学会副会长。这是对近年来我校“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与教育”团队所取得的可喜成绩的一种充分肯定,这为该团队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搭建起了又一新的平台。
附: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与教育”方向及团队简介
(一)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与特色
1.古文字研究与语文教育:以甲骨文构形、字形与造字本义的关系及楚玺楚简为研究内容。
该方向研究内容的理论特色是:(1)在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以甲骨文字符为切入点,通过系统比较相关字符的分布及构字功能,对甲骨文诸多字形提出新的更可信的解释,其成果被语言学权威期刊《中国语文》公开发表。(2)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对楚官玺进行研究。辑录了394方楚官玺,出版了迄今为止国内辨别、著录楚官玺最多的学术著作《楚官玺集释》,上下两编,共六册,120万字,是楚官玺研究集大成之作。
该方向研究内容的应用特色是:将古文字相关基础知识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相联系,为师范生今后将相关古文字知识分层次地引入中小学语文课堂奠定扎实基础;古玺、古文字、语言、文化与篆刻艺术相结合,为现实的篆刻艺术创作和识字教学提供实践支持。出版承传“说文解字与传统文化”公共校选课教材《说文解字研究》。开设“汉字构造与书写”“汉语言文字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等课程,同名教材将出版。
2.汉语应用研究与语文教育:以现代汉语估测范畴、三峡移民语言生态和王船山语言文字学思想、王船山语文教育思想为研究内容。
该方向研究内容的理论特色是:(1)从语义出发构建现代汉语估测范畴句法语义系统,南开大学董淑慧、宋春芝在《汉语主观量框式结构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专著中评价为:“对于框式结构的阐释具有开拓性,为框式结构理论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2)全面考察王船山语言文字学思想,与清代说文研究成果相比较,客观评价王船山语言文字学思想,评判王船山在清代说文研究中的正确位置,对于中国语言学史尤其对清代说文研究成果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使船山语言学研究向纵深推进一步。
该方向研究内容的应用特色是:坚持“基于汉语应用的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理念和实践,建构汉语研究与汉语教学双向良性互动格局,使母语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代表性成果为专著《高师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实践新探索》和论文《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特别是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正为移民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移民政策制定与实施、良好移民语言生态构建、推进移民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参考作用。该方向研究内容还进一步拓展至汉语国际教育研究和国外语言留学生的二语习得研究。
(二)本方向的团队
本方向共有团队成员10名:博士5名(含出站博士后1名);教授2名,副教授5名。2014年以来,团队获部省级以上课题13项(国家3项、教育部3项、省级7项);发表论文51篇(国内顶级专业期刊2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CSSCI源刊6篇、教研论文28篇);出版专著7部。
(文:赵斌 图:年会合影由会务组提供 其他图片由郑茹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