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文学院于文D603开展了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会,院长任美衡、副院长李振中、杨旭明以及专业教师沈懿哲、赵斌和彭曙蓉等出席了本次报告会,2016、2017、2018级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参与到会,2016编辑出版学1班的李想同学担任主持人。

会议伊始,主持人简单介绍了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的分组情况。

接着,各组分别派代表上台进行陈述报告。
第一组的陈述人为刘畅和穆韵伊同学。刘畅同学首先介绍了组员的分工情况,而后,主讲人穆韵伊同学展示了调查报告内容。
第一组同学采取了多种调查方式,设置了不同的问卷、采访问题,同时根据碎片化时间和持续性时间、纸质媒介和多媒体媒介、是否选择阅读本专业书籍之间的比较,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提倡六点工匠精神。

而后,第二组的主讲人钟华同学讲述了调研过程中确定的范围、对象和方法。通过调研得到的数据,钟华同学向大家详细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类型、阅读目的以及影响阅读时间的主要因素。此外,对于阅读态度和行动不一致、阅读质量不高、阅读缺乏目标和计划等问题,钟华同学提出了本组建议,并在末尾之处提到了此次调查的局限性。

第三组的主讲人是唐人炜同学,他以图书馆数据统计、调查问卷、老师、学长学姐访谈三个阶段的调查过程为切入点来展开报告。在图书馆数据统计中,他们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纸质读物魅力依旧不减,而同学们也指出了图书馆的不足之处,表达了希冀图书馆能提供网络专区和图书专区的强烈愿望。

在老师、学长学姐访谈调研中,副院长杨旭明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阐述了图书馆被冷落的原因,指出这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图书借阅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最后,唐人炜同学就调研结果给予了合理的建议,并指出了本次研究的不完美之处。

在报告点评环节中,任院长对第一组的同学表达了赞许之情,并从他们出色的表现中得到启发:应将调研活动拓展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扩大调研范围、将编辑出版学三个小组的调研整合成一个报告,扩大影响力。最后,任院长建议第一组应多推荐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传统文化是很受欢迎的。

李副院长则对第二组进行了点评,他认为第二组报告结构完整、准备充分细致、研究方法恰当、结果充分有效。但仍存在着对象与内容不符、对策与建议层次感不强的问题。

赵斌老师对最后一组作出点评,他肯定了此组线索明晰、主题明确、专业性强等优点,同时也提出数据分析要更细化,使得报告更有价值的建议。

最后,杨副院长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他强调,调查过程中数据要深掘、分析要细化、精确、专业度也要不断提升。此外,他还赠予了同学们关于读书的“三句话”,以期引起同学们对读书的重视。

本次会议在师生交流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会学生更好地完善了自身、夯实了专业基础。
文字|龙城 高莹
图片|杨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