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12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唐红卫博士应邀参加由湖南师范大学辞赋骈文研究中心主办、承办的第一届湖湘青年学人(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商学院、湖南理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科技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等16所单位的青年教师共30余人齐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参加了此次会议。
湖南师范大学辞赋骈文研究中心主任吕双伟教授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说明举办读书会的目的是砥砺学术,加强交流,希望通过开诚布公、坦率批评的方式,提升自我,致敬学术,从而努力助推湖湘古代文学研究的薪火相传,力争形成湖湘学术共同体。湖南省社科院图书馆馆长向志柱研究员简单介绍了湖南省社科院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希望各位老师关注学术动态,勇攀学术高峰。
会议采用报告与评议结合的形式,分四场进行。第一场由特邀嘉宾、湖南科技大学王友胜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徐昌盛、湖南大学翟新明、湖南商学院唐朝晖、湘潭大学赵成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桂昕翔分别发表了《赋体分类的变迁与总集形式的演进》《宋前文献所见文体类分排序考析》《〈文心雕龙〉话语体系中“博徒”释义》《魏晋人格审美自觉与矫情》和《先秦儒家血气论的美学意蕴》。第二场由向志柱研究员主持,湖南大学牛海蓉、湖南科技学院肖献军、湖南理工学院汤凌云、湖南城市学院王林飞、中南大学仲瑶分别发表了《明朝庶吉士制度与馆课赋》《复古与创变:论元结在序体文学上的成就与贡献》《从“书画同体”到“诗画一律”——对唐宋之际一组艺术观念演进的考察》《宋代都城谣谚中的包公——以东京开封为中心》和《玄学视阈下的中晚唐五代“苦吟”与诗格》。第三场由湘潭大学赵成林教授主持,中南大学叶烨、湘潭大学李琳、湖南师范大学吕双伟、湖南理工学院李有梁、湖南文理学院雷斌慧、长沙师范学院王正刚、湖南文理学院余莉、湖南师范大学林耀琳分别发表了《宋人刘跂诗一首与郭茂倩事迹补正》《湖湘宗教传统与唐代湖湘文学》《李兆洛对骈文的重构及其影响》《皮锡瑞〈师伏堂诗草〉及其对屈骚的接受——兼论晚清湖湘士人的屈骚情结》《清代浙东学派骈文嬗变研究》《清代骈文集序跋与骈文传播》《章太炎“文理”说论略》《也说骈、散文文体之争论》。第四场由湖南大学牛海蓉教授主持,衡阳师范学院唐红卫、湘潭大学符继成、中南大学习婷、湖南城市学院袁志成、湖南工业大学刘伟生、湖南师范大学王亚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李璇、湖南师范大学胡海义分别发表了《百年王闿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宋初词坛三问》《浑:常州词学审美宗尚的确立与晚清词学走向》《近代文人结社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型研究》《铺陈与赋体空间叙事》《元代道教诗人吴全节与多族士人的文学互动》《〈沅湘耆旧集〉的编纂体例和文献来源》《运河文化与西湖小说兴起的四重空间》。各位评议人在提前阅读论文、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分别对发表论文作了细致评议,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商榷意见。会议气氛热烈,学风自由,批评具体,“拍砖”迭起。论文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辞赋骈文、湖湘地域文学、古代文学文献考证、古代文论、古代文学与宗教、民俗研究等。
特邀嘉宾王友胜教授对此次会议作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召开的意义,称赞这是湖湘古代文学青年学人首次以读书会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并对下次会议的举办提出了建议与期望。特邀嘉宾、湖南师范大学蒋振华教授指出,此次读书会是在当下全国读书会涌现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有益尝试,能够汇聚青年力量,促进学人成长,彰显湖湘古代文学研究特色。
编辑: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