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胡丘陵先生莅临文学院开展诗歌讲座

发布时间:2019-04-27 来源:

4月26日下午,文学院于文D603开展学术论坛之“胡丘陵诗歌讲座”。校党委副书记刘福江教授、校党委委员兼宣统部部长曹鑫代表学校对胡丘陵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代表到场聆听讲座。

杨旭明副院长主持本场学术会议并简要地说明了此次讲座开展的因由。

任美衡院长则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胡丘陵先生文学成就并予以了高度肯定。

胡丘陵先生首先对诗歌批评、大诗的理论界定、诗意的栖居三个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辨析。

紧接着,胡丘陵先生以“写出对艺术和社会负责的大诗”为题,从“新时代诗歌要讲担当”这个问题引入,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相关理论来阐述自己的主张。胡丘陵先生主要从大格局、大事件、大主题、大语言、大结构、大气魄等几个方面对大诗做了阐释,他表示,要写出读者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大诗,就要讲格调、讲品味、“讲担当”。他如此道:“讲担当,一是时代担当,呼应时代、关注人民、关注社会历史;二是艺术担当,内容要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要具有艺术风骨和诗意承载,运用大气的语言和大开的结构。”

此外,胡丘陵先生还分析了大诗与大众化、小众化、中众化的关联,对这三者的概念做了独立地界定。他提出,对于小众化的探索诗歌和先锋诗歌,不应该排斥,应当抱着看时装表演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吸收其中好的元素。

在互动环节中,2016级汉语言文学二班的吴宏琳提出了她的疑问:“对于网络文学创作,作者在写作时应该首先考虑读者的喜好还是遵从内心的想法?“对于这个问题,胡丘陵先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应该首先忠实于自己的心,对自己的心灵负责也是对受众的心灵负责,这是相通的。文学艺术与新闻传播不同,文学创作应该将受众的喜好列入考虑范围内,但绝不是主要依据。

本次讲座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味。在这场生动的讲座中,胡丘陵先生给在座同学们分享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同学们今后从事文学理论批评研究和诗歌的创作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胡丘陵先生简介

胡丘陵,湖南衡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曾任衡南三塘镇书记,常宁市市长、书记,常德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等职。现任中共常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著有小说集《苍茫风景》,诗集《一种过程》、《岁月之纹》,长诗《拂拭岁月1949-2009》、《2001年,9月11日》、《长征》、《2008,汶川大地震》,论文《症候分析:文学增值批评》等。小说《角色》获湖南省第六届青年文学创作竞赛一等奖,长诗《拂拭岁月》获全国海东杯诗集评比一等奖、2000年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诗歌《沈园》获“沈园杯”首届全国青年爱情诗大赛一等奖,长诗《2008,汶川大地震》获《芒种》2008年度诗人奖、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 ,《胡丘陵长诗选》获首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谢冕《中国新诗史略》对其诗歌贡献有评介。

文字:符钰钦

图片:文靖

审核:任美衡

编辑:高莹



 相关链接: 胡丘陵先生莅临文学院开展诗歌讲座

log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