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第二排右三李振中教授)

李振中教授在研讨会现场留影
10月26日至29日,第十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ICCCG-10)在日本大阪枚方市关西外国语大学召开,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我院李振中教授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并在分组会上报告了学术论文,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李振中教授报告的学术论文题为《释汉语中与估测句语序相关的四组概念》。该论文率先提出了研究汉语中与估测句语序相关的四组概念,并一一予以了界定。李振中教授认为,汉语是一种非屈折语,无需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因而使得语序在汉语语法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语序是显示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手段,在语义解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估测句是汉语中极具特殊性的句子,是汉语句子语序分析的新的突破口。与会者普遍认同,该论文中四组概念的提出,对估测句的跨语言跨方言研究以及对本土及国际汉语估测句教学很有意义。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加强了中外汉语语法学家的联系与沟通,加速了汉语语法研究的现代化、科学化进程,交流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
据悉,本届研讨会获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国际会议项目资助。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作为中国语言学界最重要的两个语法学术高级系列会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各国现代汉语语法学者提供了共享信息和交流成果的平台,在全中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文玲 图/会务组)
附录:
李振中教授为校级优势特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方向以及省级应用特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与教育方向带头人。该方向主要从事古文字研究与语文教育研究、汉语应用研究与语文教育研究。2014年以来,团队获部省级以上课题17项(国家3项、教育部4项、省级12项);发表论文55篇(国内顶级专业期刊2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CSSCI源刊8篇、教研论文30篇);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和省教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8部,其中《楚官玺集释》一书是迄今为止国内辨别、著录楚官玺最多的学术著作,《后移民时期湖南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基于生态语言学研究路径的“豪根模式”》一书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反映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的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