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纲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二、编写本教学大纲的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王船山文学作品不仅是船山文学的主要部分,也是船山学、船山文化的重要构成,甚至还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明清文学的一朵奇葩。王船山文学鉴赏广泛涉及到王船山的宇宙观、人生观、哲学、宗教观、伦理观和文艺思想。赏析船山文学作品对于深入理解王船山的生存状态、丰富的思想感情、文艺思想和人生价值观,及其哲学、宗教、伦理思想,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赏析船山文学作品,也是重新评估明清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重要依据。
王船山文学作品鉴赏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赏析船山各个创作时期各类文体的代表作品。培养学生对船山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认识船山文学作品在船山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船山文学创作的全貌,掌握船山文学作品的创作分期,船山文学的题材分类、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活动的方式,是将船山文学的史、论和作品熔为一炉,有机结合,以论为纲。在具体论述时,则尽量作些历史分析与介绍,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大量具体事例和作品来说明理论问题,将理论与作品结合起来。使学生对船山文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初步具备赏析船山文学的某些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船山文学打好基础。考虑到这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并且主要是在大学三年级开课,因此课程安排有一定难度;同时,由于课时较少(为30节),在船山文学的文本方面只着重讲解诗、词部分,扼要讲解散文和赋部分;对船山文学的研究状况、船山文艺思想和其哲学、宗教思想指略作介绍,引导学生课后自学。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简介王船山其人和目前国际国内“船山学”研究状况。概述船山文学创作的分期、分类和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
2、讲授船山文学创作的分期、分类和船山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
3、讲授王船山一生三个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诗歌的题材分类、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
4、讲授王船山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词的分类、题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5、讲授船山赋的创作概况、部分赋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6、讲授船山散文的创作概况、部分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船山文学创作的分期、分类和船山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
2、船山一生三个不同时期诗歌的分类、题材、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
3、船山词创作的分类、题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船山散文的创作概况、部分散文的思想内容。
5、船山各体文学作品的本事与确切创作时间是难点。
(四)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又与船山诗学、哲学、宗教学思想等课程相得益彰。
(五)学时
本课程为30学时。
(六)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其它教学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采用通常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注重作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即以作品分析为主,同时结合船山文艺思想探究其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成因。引导学生多讨论,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小论文,自觉分析研究船山文学作品。支持学生组织、参加船山文学的社团活动,编撰有关的刊物或小报,培养与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三、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第一节了解王船山的生平
第二节理解王船山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
第三节掌握王船山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以及文学创作研究概貌
第二章船山文学创作概述(3学时)
第一节船山文学创作的分期、分类
1、船山诗的分期
2、船山词的分期设想
第二节船山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1、船山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2、船山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3、船山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第三章船山诗歌的鉴赏(9学时)
第一节关于船山的诗集
1、《姜斋五十自定稿》
2、《姜斋六十自定稿》
3、《姜斋七十自定稿》
第二节船山诗作鉴赏
《耒阳曹氏江楼迟旧游不至》(戊子)
《次李缓山见寄韵即用其体书怀驰答》
《杂诗四首》其四《岳峰悼亡四首》其一、其三
《落日遣愁》辛卯《重登双髻峰》丙申
《走笔赠刘生思肯七绝》《三月七日所闻》
《为家兄作传略已示从子敞》《人日》
《初夏》《雨余小步》
第四章船山词鉴赏(9学时)
第一节船山词集介绍
《鼓棹初集》《鼓棹二集》《潇湘怨》
第二节船山词具体作品鉴赏
《潇湘大八景、寄调摸鱼儿•潇湘夜雨》
《潇湘大八景、寄调摸鱼儿•洞庭秋月》
《潇湘大八景、寄调摸鱼儿•平沙落雁》
《潇湘大八景、寄调摸鱼儿•远浦归帆》
《潇湘大八景、寄调摸鱼儿•渔村夕照》
《潇湘大八景、寄调摸鱼儿•江天暮雪》
《忆秦娥•灯花》《水龙吟•莲子》
《清平乐•咏萤》《念奴娇•南岳怀古》
第五章船山赋鉴赏(3学时)
第一节船山赋介绍
第二节船山赋具体作品鉴赏《南岳赋》
第六章船山散文鉴赏(3学时)
《船山记》
四、参考书目
1、谭承耕《船山诗论及创作研究》,湖南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2、彭靖《王船山词编年笺注》,岳麓书社,2004年12月第一版